面对全球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革命的浪潮,深化产教融合、精准对接产业前沿需求,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2025年,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密集发力,先后携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三大产业学院——数智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科大讯飞AI产业学院、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三大产业学院2025年首批计划招生1000人,标志着广应科在深化“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培育上迈出关键一步。
聚焦前沿构建特色育人体系
三大产业学院致力于突破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着力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深度协同新格局。具体实践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标准,紧密对接产业实际需求;共建优质教学资源,融合华为先进技术、讯飞星火AI开放平台以及优必选开源机器人平台等资源,打造项目化、实战化的教学体系;共建高水平师资队伍,通过组建校企“双师型”教学团队,确保企业工程师深度参与一线教学;共享实践平台资源,有效联通华为生态资源、讯飞实训基地群以及优必选160余家生态链企业网络,为学生打造真实的产业实践环境;共担就业服务责任,建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就业服务体系,精准保障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数智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生态育人深耕ICT
数智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以“专业赋能+生态育人”为双轮驱动,开设三大特色创新班:华为人工智能创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聚焦AI大模型与核心技术培养,2025年计划招生200人;华为大数据创新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强化数据挖掘与算法实践能力,2025年计划招生100人;华为鸿蒙创新班(通信工程专业),服务鸿蒙生态系统建设需求,2025年计划招生100人。学院创新构建“学研互促、奖教励学、就业赋能”育人体系,通过华为生态大会研学、讯方企业奖学金、全流程就业内训等举措,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科大讯飞AI产业学院:大模型驱动革新软件工程
科大讯飞AI产业学院依托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与“讯飞星火”大模型领域的技术优势,首批将开设软件工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下设智能系统开发、前端应用开发、应用软件测试、系统运维实施、AI技术应用五个方向,2025年计划招生300人。学院创新实施“以岗定标”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课程建设,提供AI全流程实验室与“星火码上平台”资源。校企共建就业服务保障小组,联合亚信科技、软通动力等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提供从职业指导到一年就业跟踪的全链条服务,确保“人适其职,才尽其用”。
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全栈赋能领航智造
优必选智能机器人产业学院引入优必选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及“天工开源计划”,构建“理论教学-虚拟仿真-企业实战”三级课程体系。学院首批开设两大专业:机器人工程(智能机器人创新班),聚焦SLAM导航、运动控制等核心技术,2025年计划招生200人;自动化(智慧物流机器人创新班),强化智能物流部署能力,2025年计划招生100人。学院创新推行“岗课证赛融通”机制,联合奥比中光、大族激光等160余家产业链企业搭建人才生态圈,通过国家级机器人大赛、职业认证(如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专项奖学金等路径,培育智能制造领域生力军。
精准服务赋能湾区高质量发展
三大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广应科优化学科生态、赋能产业升级、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布局。于学科建设而言,其深度重塑了计算机、电子信息、自动化等核心学科群的内涵,以前沿技术牵引学科交叉融合,构建起对接数字经济的现代化学科体系。于行业发展而言,产业学院依托头部企业技术势能,精准破解ICT、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转化瓶颈与智能化升级痛点,为相关产业锻造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创新引擎。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而言,产业学院则成为坚实的人才战略支点,年近千名实战型人才的定向输送,有效弥合了区域高端数字人才缺口,为湾区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动能。
未来,随着首批学子踏入产业学院,广应科正站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战略的新起点上。学校将持续完善协同育人的“广应科方案”,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建设和全国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澎湃动能,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使命担当,贡献高等教育的坚实力量。
大牛证券-合肥配资公司-正规配资平台app-哪些证券公司比较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